四川扬琴国家级传承人徐述今早离世 弟子吴瑕:老师毕生都在为传承扬琴努力
5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获悉,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川扬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述老师去世,享年85岁。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因采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徐述是四川扬琴首屈一指的大师。
徐述
(资料图片)
从小与扬琴结缘
拜师扬琴大师李德才
徐述师从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习男腔、老旦腔。她不仅保持传统,自打自唱、唱打皆优,并且自成一派,男腔女腔皆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标志。其唱腔韵味醇厚、丝丝入扣,被赞誉为“清风水月”。
徐述
2018年,封面新闻记者曾采访过徐述,发表了一系列口述历史的报道。在采访中,徐述讲述,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从小就与四川扬琴结缘。那时不到10岁的徐述天天都去听李德才老师的表演,“觉得扬琴怪有味道的,每天非听不可”。1956年,徐述心愿得偿,拜师李德才学习四川扬琴。
从艺的60多年中,四川扬琴在徐述这里得以传承、发展。除了四川扬琴,徐述还涉猎竹琴、川剧、京剧、梆梆戏等,就是为了能够学习到每一项技艺中的优点,再融入扬琴之中。她借鉴竹琴、川剧高腔等精华,创作出“破板破格”的扬琴新腔《苦皮垛子》;在《三祭江》教学中借用了胡琴西皮倒板,还自组高腔一段,丰富了全剧唱腔。
毕生为扬琴的传承发展而努力
让扬琴在不同时代都能有一样的光
在徐述的得意弟子——四川扬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瑕眼中,徐述不仅是一位“非常善良、德高望重的老师”,更如很多专家所说,“徐述老师就像是生活在舞台上一样,不管演什么角色,都能够非常好地融入进去”。
徐述(前排右)与吴瑕(前排左)
想起自己跟随徐述学艺的经历时,吴瑕说,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是唱女腔的,徐老师专攻小生和老旦。其实我在学习的初期跟老师有很多合作,可以说是徐老师带着我在台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很多剧目,像是《拷红》《秋江》,我们都有合作。台上台下,我和徐老师的默契和感情都一直存在。”
徐述(右)与吴瑕(左)
回忆起自己跟随老师学习的经历,吴瑕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徐述老师经常提到的——虽然扬琴是一门传统艺术,但是也要讲究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根据观众的需求作出调整,而不是故步自封。“在徐述老师的心中,观众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这些叮嘱,对我之后的从业生涯,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会去思考,不能让自己在台上孤芳自赏,还要去咨询观众、专家的意见。让扬琴这门艺术在不同的时代都能有一样的光。”
徐述(左)与吴瑕(中)
徐述这一生,都在为四川扬琴的发光发热作出贡献。吴瑕介绍道,传统的扬琴以茶馆艺术、堂会艺术为主,如今则更多地是参与综合性晚会进行演出。为了能让传统扬琴在形式、内容、唱段等方面适应社会的改变,徐述作出了努力。“在浓缩剧本和唱腔改良方面,徐述老师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吴瑕说道,以往的扬琴艺术没有曲谱,全靠口传心授。在录音的设备逐渐普及之后,是徐述老师将一些曲目录音,再梳理成简谱。“这些事情,对于扬琴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吴瑕是在广元出差的过程中收到徐述老师去世的消息。在接到封面新闻记者电话的时候,她仍旧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虽然说传承扬琴这件事情我们一直在做,但是如今没有了老师,需要靠自己挑起大梁了,这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回忆与徐述老师的相处,吴瑕几度哽咽,无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