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趋势 了解光伏支架江湖
作为光伏系统“三大件”之一,光伏支架不仅支撑和稳固着系统核心设备,且其性能也直接影响着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及投资收益。
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光伏支架类型不断革新。
01 AI赋能,跟踪必争
【资料图】
众所周知,相较于传统支架,跟踪支架可以将电站发电量提升15%-25%。近年来,为应对产业链、土地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电站成本不断上升的困局,经济性更优的跟踪支架接受度不断提升。
从前不久结束的SNEC展会来看,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至少17家企业同步展出跟踪支架系统产品。其中包括中信博、天合跟踪、国强兴晟、迈贝特、国瑞能等,跟踪产品已然成为企业的重磅拳头产品。
(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
就跟踪支架而言,依托于智能跟踪算法模型,可准确计算出系统最佳倾角,实时规避阵列间阴影,减少因遮挡带来的发电损失。
实现更优发电效果的同时,还兼具监控诊断及数据分析功能,实时远程监控全站设备,出现故障自动识别、自动保护、自动报警,最大程度降低运营维护成本,达成人机互联。
根据CPIA统计,在地面电站装机量大幅增长的影响下,2022年我国跟踪系统市场占比达到了12%这一较高水平。根据中信博企业年报显示,2022年跟踪支架出货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43%,出货规模大幅提升。
相关数据显示,2027年美国、中国大陆、西班牙、印度和巴西五大市场将占全球跟踪支架安装总量的70%。未来,随着国内产业链价格的回落以及地面电站建设进程的推进,跟踪支架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02 场景延伸,柔性渐起
据悉,柔性支架最早出现于“领跑者”项目中,2021年开始陆续出现在各大业主的招标采购名单中。今年SNEC展会柔性支架同样也作为热点产品,备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有6家企业展出柔性支架,分别是国强兴晟、安泰科、益兆新能源、爱康金属、新恒源、汇耀品尚能源科技。
(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
随着光伏装机进程的不断推进,电站开发场景也在不断扩大,对支架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支架产品,柔性支架具有灵活可调、桩基少、跨距大、高净空、占地面积小等天然优势,应用范围更广。对于山地、丘陵等地面起伏的电站以及滩涂、鱼塘、污水厂等水面电站,柔性支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沙戈荒地区风光大基地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大尺寸规格组件的大规模应用,柔性支架面临风致振动和组件隐裂的痛点难点,需要根据电站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测算及设计。
03 潜力股——BIPV
建筑行业作为能耗大户,绿色转型势在必行。BIPV技术可将光伏产品与建筑相结合,成为降低建筑能耗、落实减碳行动重要途径之一。据不完全统计,SNEC展会有超12家支架企业展出BIPV产品。
(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
BIPV产品应用场景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建筑屋顶、建筑立面、屋顶光伏瓦等。国家及地方曾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大力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部分省份对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最高甚至高达100%。
而传统彩钢瓦与组件的寿命周期并不匹配,所以设计之初直接采用长达30年左右时间质保的BIPV屋顶更具有经济性。此外,随着一批旧厂房屋顶更换周期的到来,也助推了BIPV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04 海上新趋势
自2022年山东省首批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竟配,正式打响了全国海上光伏的第一枪。据测算,我国大陆海岸线可安装海上光伏装机规模超70GW,发展空间广阔。目前,我国确权的海上光伏项目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辽宁、广东等地。
海上光照充裕且无遮挡,缓解当下用地紧缺现状的同时,海上光伏还需要解决成本、技术、系统可靠性等问题。就支架而言,防腐蚀技术、抗台设计、抗风浪破坏等问题,成为破局海上光伏的难题。
为攻克海上技术难题,国强兴晟、迈贝特、阳光电源、一道新能等企业先后开展研究与实验。今年5月,全球首个固定式桩基海上光伏实证科研项目——山东威海文登HG32海上光伏实证科研项目顺利离网发电。支架方面,国强兴晟就盐雾腐蚀、高温、高湿和高紫外线特定运行环境下的防盐雾腐蚀能力进行充分的方案论证,通过不同支架方案、桩基方案、防腐方案及现场施工,为后续海上光伏项目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2月,迈贝特携手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五所开展海上漂浮式光伏系统试验方阵的实海试验,实验内容包括开展漂浮式光伏组件、浮体、系泊、锚固等子系统及功能部件等在海洋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老化性能测试。行业困境倒逼企业不断攻坚克难,未来,海上光伏发展难题也将一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