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播:吉林查干湖采用智能化手段保护生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光潋滟,水鸟不时飞过。
在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数字化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10多个分屏显示着保护区不同地点的场景,有一望无际的水面,也有鸟类栖息的湿地。“我们将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应用到查干湖的生态保护中。”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李松涛说。
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查看实时监测视频。新华社记者孟含琪 摄
查干湖大部分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境内,北接白城市,是我国知名淡水湖之一,因冬捕而知名,每年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当地开展系统治理,启动一项项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效果显著。党的二十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地积极探索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系列新举措迅速落实,建设数字化生态保护项目是其中一个亮点。
长焦云台摄像机、全景摄像机、智能球型摄像机……查干湖多个点位安装了监测及配套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实现湿地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管理、野生动物监测等功能。“这处湿地是白琵鹭的栖息地。”李松涛指着其中一个屏幕说,通过无人机、巡护监测人员携带巡护终端以及摄像机多维监测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信息上传至智能识别管理系统处理后,还可以掌握鸟类栖息和湿地变化情况。在减轻保护区管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保护区监管水平和效率。
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查看智能化系统上的相关参数。新华社记者孟含琪 摄
以该系统为平台,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进行资源共享,在水体提升项目中增加新的大数据,不断扩充系统功能。指挥中心还成为查干湖研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基地,中小学生无法走入保护区的核心区,通过实时画面可以认识各种鸟类,学习草本沼泽和湖泊湿地的相关知识。
“我们正积极筹划,争取将卫星影像也融入到系统中,形成更完善的智能网络,让智能化设备发挥更大作用。”李松涛说。(记者孟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