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危险做法让厨房油烟危害大增 看看你家的“掌勺人”中了几个
都知道吸烟容易得肺癌,可很多人明明不吸烟,为什么也被这个恶魔盯上呢?因为“致癌因子”可能就在家中厨房里。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烹调油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不抽烟的女性患者中,这个室内烟霾的影响因素就更为突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厨房油烟的组成非常复杂,已检测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已超过200种,包括多环芳烃类、醛类等。
其中,苯并芘等多环芳烃类物质是肺癌的已知危险因素。
你家的“掌勺人”看看自己中了几个?
危险做法一:冒油烟时才开抽油烟机
厨房油烟燃气燃烧时就会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如果等到已经开始烹饪烹调产生厨房油烟后才打开抽油烟机,实在有些太晚了。
煎炸爆炒炒完菜,厨房里还会残留着炒菜油烟,家庭主厨如果长期有着炒完菜就关抽油烟机的习惯,就会对肺健康造成威胁。
还有些家庭主厨经常在炒菜时忘记打开抽油烟机,那么对家庭主厨的健康危害就会更大。
研究显示,对女性主厨来讲,相比做饭时全过程都开着油烟机,不开油烟机的患肺癌风险更高。
正确做法:
⒈在还没有开始烹饪行为、开火炒菜时就要打开抽油烟机。
⒉炒菜结束别着急关,3-5分钟后再关抽油烟机。
⒊厨房有窗户的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流入。
危险做法二:炒菜锅的底太薄
如果炒菜锅的底太薄,烹调时油温温度容易快速上升,结果往往是还没来得及放菜,锅中沸腾的食用油就已经浓烟滚滚了,这时候如果检测一下PM2.5,肯定爆表了。
正确做法:选择锅体较厚、热容量较大的炒锅,这样有助于延长温度上升的时间,减少油烟产生。
危险做法三:喜欢用土榨油炒菜
和澄清透明的精炼食用油相比,“土榨油”的粗油杂质多,燃点高,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厨房油烟也更多。
“土榨油”还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长期摄入也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正确做法:不要使用“土榨油”,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大品牌的精炼食用油。
危险做法四:油加热冒烟才炝锅炒菜
锅加热时,食用油开始冒烟的温度叫做“烟点”或“燃点”,不同食用油的烟点、燃点也不一样,精炼之后纯净油脂的烟点通常在200℃左右。
不同燃点的食用油加热后分解形成的代谢产物或有害物质不一样。
等到食用油加热后明显冒烟才开始炝锅炒菜,实际的温度往往已经超过了食用油的烟点/燃点。
这个温度的食用油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比如丙烯醛、苯、甲醛、巴豆醛等,均为有毒物质和致癌嫌疑物质。
正确做法:
◎日常炒菜应尽量控制在200℃以下,无需等到冒烟就可以炝锅炒菜。
◎把一根葱丝或蒜片扔进锅里,看周围冒泡但颜色不变,就说明适合炒菜了。
危险做法五:用大豆油、玉米油煎炸食物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食用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耐热性较差,更容易在高温加热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
因此,这些油不适合用来当做食用油煎炸爆炒和加工食物。
正确做法:橄榄油、棕榈油、黄油或椰子油等饱和度高、对热更为稳定,高温下产生有害物质的量会大大降低,是煎炸炒菜食物的食用油首选。
危险做法六:煎炸过的食用油反复用
煎炸过的(如炸过鱼、丸子、油饼等)食用油再次用来炒菜炒饭,或者使用过一次已经混有杂质的油脂再次用于烹调食物,食用油烟点/燃点会明显下降。
这就意味着,再次高温加热炒菜时产生的厨房油烟会更多。
正确做法:已经煎炸过食品的食用油应该避免再次用于炒菜,可用来做炖菜或者做花卷等面点,会明显减少厨房油烟污染,减少对家庭主厨的肺健康危害。
危险做法七:炒完第一道菜后不刷锅
很多人炒完一道菜后,为了图省事,不刷锅就直接炒第二道菜。
炒完第一道菜后,即使看着锅还比较干净,其实锅表面也会附着食用油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炒菜时,由于燃点/烟点的不同,更容易产生厨房油烟。
正确做法:炒菜时千万别偷懒,炒完一道菜,就刷一次锅。
危险做法八:把油放在灶台上
这样虽然方便了家庭主厨,但炉灶旁的温度通常很高,油脂的氧化反应会加快,容易发生酸败现象,出现“哈喇味”。
这样的食用油不仅营养价值降低,菜的美味香味也会降低,还会给长期做“掌勺人”的家庭主厨带来一系列相关疾病的隐患。
正确做法:食用油最好放在阴凉避光的橱柜里,避免阳光和高温。
危险做法九:新油旧油装一起
食用油的氧化反应具有传染性,大部分旧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氧化,如果新购买的食用油被倒进有残留旧油的油壶里,很快就会被“传染”。
此外,油壶如果长时间不清洗,壶中食用油的品质也会明显降低,不仅影响美味佳肴的味道,还会加大家庭主厨的健康风险。
正确做法:
◎等旧油用完,清洗处理好油壶后再往油壶里装新购买的食用油。
◎每三个月左右,一定要把油壶彻底清洁一次。
综合湖北省疾控中心公众号报道